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品牌宣传 >>  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4)

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4)

来源:中华商标协会 发布时间:2025-07-11

一、指数编制背景与意义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十周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品牌发展和知识产权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商标品牌是法律意义上的商标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品牌的有机统一,是企业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要求的关键举措,也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高度重视商标品牌工作,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加强中国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全球推介”等明确要求;《“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专项部署实施“商标品牌建设工程”;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进一步强调“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培育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为进一步推动商标品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在《商标法》修改中更加注重商标品牌的运用,制定发布《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规定》,印发《“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品牌建设相关文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为全国商标品牌建设强化保障。全国各地区积极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探索商标品牌培育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商标品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商标品牌在各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日益增加。


为客观评价全国各地区商标品牌发展综合水平,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工作政策指引和数据参考,2020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连续五年指导中华商标协会编制发布“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rademark and Brand Development Index,简称TBDI)”,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标品牌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指数测评。作为国内首个量化测评地区商标品牌发展水平和建设成效的指数化工具,“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坚持采用公开、可测的客观数据构建指标体系,经过五年的探索改进,已初步具备量化表征各地乃至全国商标品牌发展质量效益的功能。本次指数测评进一步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商标品牌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对原有各项指标进行审核修订,优化重构指标体系,全面提升指数的科学性,力争为各级政府提供政策制定和绩效评价的辅助工具,为各类主体开展商标品牌建设提供参考,为促进提升企业和区域商标品牌价值、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二、测评体系与指标设计

品牌经济是以商标品牌为载体,统筹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要素,牵引经济市场化、集约化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创建与打造知名商标品牌,涉及科技、文化、管理等因素,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动态联系。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及企业软实力发展品牌经济的过程,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推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知识产权强、产业强、商标品牌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次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基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进行优化,形成“3+1”结构的Brand-EPSB模型,即3个维度围绕商标品牌建设过程进行构建,1个维度针对商标品牌发展效果进行构建。指标体系最终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如表1所示)。其中:


“E1.商标品牌创造培育”对应知识产权创造环节,主要考察商标品牌创造基础(市场主体总量水平、商标品牌运营投入、对外贸易规模比重等指标)和商标品牌创造活力(发明创新集约程度,商标价值转化增速、示范企业建设规模、创新企业培育水平、专利产品等指标)。


“P2.商标品牌运用推进”对应知识产权运用环节,从广泛度(区域品牌、产业集群品牌、地理标志商标等指标)和成熟度(强势商标品牌、商标品牌价值转化、商标品牌运用规范等指标)两个维度进行量化测评。


“S3.商标品牌服务保障”是保护、管理和服务环节的综合,一方面通过公共服务便利度和市场化服务供给等指标来反映地方商标品牌服务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监管保护、政策供给等指标来反映地方政府针对商标品牌的相关行政服务效能。


“B4.商标品牌综合效益”是反映商标品牌发展的效果,主要考量商标品牌的经济效益(收入贡献等指标)和社会效益(促进就业和消费者满意度等指标)。


相较于此前年度的指标体系,“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4)”基于修订和完善的原则,进行了系统性的调整、删减及重构,更加突出商标品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科技创新对商标品牌的支撑作用、强势商标品牌的引领带动作用等,尤其是围绕科技创新,增加了反映专利密集型产品情况的“E1.2.5产品平均专利密集度”和反映科技创新集群情况的“E1.2.6科技创新集群水平”两个指标。此外,对部分不符合当前形势要求的指标进行了换算或替换。


指数的各级指标权重主要通过综合运用专家意见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


三、指数测评得分与排名


编写组通过公开数据和政务数据得到全国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商标品牌发展指标数据。由于原始数据类型丰富、来源多样,不同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量纲差异,为了便于开展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年度间的纵向比较,编写组对指标数据进行量纲对齐、对数转换处理,按照各级指标权重,计算指数初始值并进行百分制转换,最终计算出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4)。测评结果(如表2、表3所示)显示,我国商标品牌整体发展状况良好,但区域间差异显著。


具体而言,过去一年我国商标品牌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全国商标品牌发展稳步推进,东中西部整体呈梯次发展


2024年全国商标品牌发展总体得分为81.04分,整体呈稳健发展态势。TBDI-2024得分排在头部的省份主要来自我国东部地区,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这些地区凭借其发达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市场环境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在商标品牌建设方面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和竞争力。排名位于中段的省份大部分为中部地区,这些省份在商标品牌建设方面也展现出积极进展,虽与东部沿海省份存在差距,但通过政策引导、市场环境优化及创新能力提升,这一差距正逐步缩小。大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包括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区的位次与往年基本持平,而广西、云南、陕西等省份的排名位次则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监测结果表明上述省份在商标价值转化增速、产业集群品牌开发水平、商标品牌政策供给强度等方面表现良好,对TBDI-2024得分提升贡献较大。


(二)商标品牌顺向效应依旧显著,成为多省经济战略先导


将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排名与各省GDP排名相比发现,超半数省份具有顺向效应,指数得分排名领先于GDP排名,或与其保持一致。其中,上海、北京、天津(GDP排名分别为第10、13、24位)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顺向效应较为突出,尤其北京的顺向效应高达10个位次。上述地区在商标品牌综合效益方面表现良好,在持续保持商标品牌消费满意度等方面优势的基础上,在商标品牌经济收入贡献、发明创新集约程度、科技创新集群水平、对外贸易规模比重等方面表现突出。这一现象说明,大部分省份已认识到商标品牌蕴含的巨大潜力,通过挖掘商标品牌价值助推经济增长,商标品牌已成为多省经济战略先导。


(三)商标品牌创造培育潜力突出,区域增长动能有待平衡


商标品牌创造培育的指标主要依据上市公司营销投入、进出口总额等数据来反映培育的基础,并重点关注当地发明专利、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科技创新集群等体现创新能力的指标。全国商标品牌创造培育指标得分为75.17分,在优质商标品牌培育方面潜力较大。从指标排名看,广东、北京、江苏三省市分别以90.87分、89.55 分、89.09分稳居前三,远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75.17分)。上述三省在商标品牌运营投入、发明创新集约程度表现突出,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累计总额与市场主体平均授权发明专利数在全国位居前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中,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苏州、南京跻身前十。此外,广东省在商标品牌创造培育的多个维度,特别是在市场主体总量水平和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数量等方面均位居全国前列。这不仅体现了其庞大的市场基础和活跃的市场氛围,也彰显了其在推动商标品牌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方面的卓越成效。


(四)商标品牌运用推进仍需深化,价值转化效能加快释放


商标品牌运用推进突出在国际知名品牌价值榜单上榜的强势品牌的引领作用,同时强调通过商标质押融资等方式推进商标品牌价值实现。全国商标品牌运用推进指数得分为77.04分,反映出当前我国推进商标品牌运用的深度与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从指标排名看,广东、浙江、山东分别以86.58分、83.04分、80.32分位居全国前三,且上述三省份在商标品牌运用规范方面均表现较好。在商标品牌价值转化度方面,我国商标品牌质押总额较上一年度上升107%,价值转化效能释放呈加速态势,广东、浙江两省商标品牌质押总额位于全国前列,充分说明了其商标品牌在金融市场上的高认可度和高价值性。通过进一步加强商标品牌的管理和运用,催化区域品牌、产业集群品牌与地理标志品牌的培育开发,提升商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转化能力,以实现商标品牌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五)商标品牌服务保障日益健全,行政环境支持不断优化


商标品牌服务保障相关指标旨在体现地方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协同联动,一方面通过商标品牌指导站、商标业务受理窗口为经营主体提供便利化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商标品牌代理机构、服务机构提供更专业的市场化服务。此外,商标相关行政执法案件和各地方出台的商标品牌专项政策也是测评的重要方面。本年度全国商标品牌服务保障指数得分为90.78分,反映出我国在提升商标品牌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从分项指数得分排名看,浙江、广东两省分别以87.70分和87.06分位居前二,江苏、安徽、山东三省紧随其后,形成了商标品牌公共服务的第一梯队。这些地区不仅广泛布局商标受理窗口、商标品牌指导站等公共服务机构,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商标品牌服务,还不断加大监管保护力度和政策支持强度,强化商标品牌行政服务效能,有效提升了社会满意度以及公共服务水平,为优化商标品牌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商标品牌综合效益持续显现,消费者满意度整体较高


商标品牌引领产生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强势品牌的营收在当地整体经济的占比等指标予以反映,社会效益则主要关注商标品牌带动就业提升和消费者满意度等指标。本年度全国商标品牌综合效益得分为83.10分,全国商标品牌综合效益日益凸显,消费者满意水平整体较高。具体而言,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得分较高,位于榜单前列。北京在商标品牌消费满意度、上市公司就业吸纳度以及商标品牌价值凸显贡献度等多个方面均位居全国榜首,充分展示了其商标品牌在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促进就业以及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强大实力。同时,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区也凭借其商标品牌的广泛影响力,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金流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商标品牌的发展不仅为发达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如提升就业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等,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的提升也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对各地方的参考与建议


指数测评结果显示,各地区商标品牌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以各指标的得分作为参考,寻找不足并有针对性地予以改善。


从商标品牌创造培育这项一级指标得分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差距较大,排名靠后的省份在发明专利、对外贸易规模比重、专利密集型产品、科技创新集群等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建议有关省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对商标品牌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科技集群建设,并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运用商标品牌拓展海外市场。


商标品牌运用推进方面,全国多数省份普遍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建议各地方持续推动优质企业打造世界知名商标品牌,强化示范引领效应。此外,应进一步发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等制度作用,由地方政府带动中小企业抱团发展,提升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


商标品牌服务保障方面,部分西部省份在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以及商标品牌培育机构的建设方面尚存不足,代理服务供给能力受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保障效能的充分发挥,建议有效利用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协作帮扶等工作机制,大力引进、培养专业性、国际化、综合型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切实提升商标品牌服务水平。此外,部分地区虽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高度重视商标品牌工作,因地制宜出台商标品牌相关专项政策,积极提升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服务水平,在服务保障方面的得分显著提升,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商标品牌综合效益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部分中西部省份在商标品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遵循商标品牌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和管理,提升商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五、指数特色与后续展望


“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4)”在全面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基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逻辑对指标体系展开构建和应用,总体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通过对指标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升了指数内涵逻辑的学理性。“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4)”指标体系的修订和完善,是基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所提出的相关要求,知识产权全链条建设能够系统保护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成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于知识产权全链条逻辑来展开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形成“3+1”结构的Brand-EPSB模型,即3个维度围绕商标品牌建设过程进行构建,1个维度针对商标品牌发展效果进行构建,使得“指数”的内涵逻辑呈现出更强的学理性,并由此建构起更加科学的指数测评结果解释性框架。


二是通过对测评过程的优化,进一步深化了指数分析的客观性。“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4)”不仅是国内首次推出的测评工具,评估我国各地区商标品牌在生产和服务领域的整体发展状况,而且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成员国内,也是首次从商标品牌的视角出发,评估知识产权的发展成果,并揭示各地商标品牌建设的效率,这一创新的指数化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指数测算所依据的各项指标含义明确、客观而且可量化,所设计的测算方法原理清晰、参数合理、系统有效。另外,指标数据集成了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智库机构等发布的公开数据以及公共互联网上可抓取的各类数据,数据类型丰富、来源多样且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能够有效保障“指数”测量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延续性。


三是通过对指标权重的改善,进一步增强了指数应用的政策响应性。“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4)”的各级指标内容注重体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通过多个关键性指标来反映政策实施的重点方面以及各地区商标品牌的发展现状和建设特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商标品牌发展方案的新要素。此外,该指标体系权重还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和国家政策的演进而进行更新和调整,确保了指标体系能够及时跟踪并反映相关政策导向,为挖掘商标品牌价值、传播中国品牌故事提供坚实的支撑和明确的指导方向。


当然,指数化评估工具还需要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并对实践反馈及时吸收和优化完善。在下一阶段,“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编写组将在及时总结已有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商标品牌培育、运用、推广等环节,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对商标品牌的支撑作用,更加关注商标品牌价值科学评估和有效提升的合理路径,加强指数测评成果推介和应用,不断扩大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测评工作在商标品牌建设方面的促进作用,为各地区进一步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品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Copyright 江苏商标网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10069325号
主办单位:江苏省商标协会 业务指导:江苏省知识产权局